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第四届提案中国•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beat365官方网站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12-11 编辑: 浏览次数:

提交部门:团委 提交时间:2015-12-11 13:15:04 字号:

校团字〔2015〕126号

为了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国提案制度的了解,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调研能力,激发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感,应外交学院提案大赛组委会之邀请,beat365官方网站校团委决定举办第四届“提案中国•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beat365官方网站选拔赛”。本次选拔赛由法学院团委、法律实践者协会承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事简介

提案中国·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是由共青团外交学院委员会主办、九三学社参政议政部支持、外交学院知行学会承办的一项锻炼大学生实践与分析能力的大型学生活动,秉承认识中国、建议中国、服务中国的宗旨,致力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对中国社会准确理性的认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调研能力,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国提案制度的了解,真正深入基层、探索研究,最终在政协委员的指导下撰写提案,实现青年学生参政议政的愿望。大赛自2012年至今已举办三届并获得巨大成功。

二、参赛人员及要求

参赛人员为我校在籍全日制本科生,专业不限。参赛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鼓励跨学院组队,每队3-5名队员,选有一名领队。每支参赛队设1至2名指导教师。

三、报名方式及截止时间

请各参赛队伍下载附件中的报名表,填写后于2015年12月31日前发送至承办方邮箱falvshijianzhe2005@163.com。邮件主题为“提案中国大赛报名+领队学院名+领队名”。

四、赛事流程

报名:

报名条件及方式见上文,原则上不接收补充报名。

调研及提案撰写:

请各参赛队伍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做好调研工作,在初赛前初步完成提案的撰写。提案撰写要求及参考详见附件三。

初赛:

请各参赛队伍于2016年3月14日20:00前将提案发送至承办方邮箱,组委会会针对提案的原则性、准确性、超前性及可行性进行初步考察,从报名队伍中选出3-8支队伍进行决赛,初赛结果三日内公示。

决赛暨颁奖典礼:

暂定于3月26日13:30于中心校区第三教学楼第五阶梯教室举行。

提案完善:

组委会与大赛的优胜队伍协商一致后,将选派队伍代表beat365官方网站参加决赛,完成与外交学院的对接,届时会由全国政协委员作为指导人员,全面、系统地指导队伍完善调研过程与提案。

北京决赛:

全国大赛于五月中旬在北京外交学院举行。

五、竞赛细则

决赛首先由参赛队伍自由展示,其次由评审老师提问,最后打分决定获奖队伍。自由展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题报告陈述。主要是提案主题灵感来源、切入点,对提案主题的理解和提案总体思路、框架。

第二阶段:调研展示。包括调研方向、准备的材料和调研过程中的经历,配以文字、图片、PPT、视频等媒体资料,最终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结论。

第三阶段:解决措施。主要是针对调研问题想出的解决措施、政策性建议,具体的实施步骤等。

自由展示需要制作幻灯片,内容可结合各队提案自由发挥。时间不超过10分钟,8分钟时有铃声及举牌提示,10分钟后准时结束。

队伍答辩时间不超过20分钟,17分钟时会有铃声及举牌提示,20分钟后准时结束。另外,评审老师提问时间不计算在答辩时间之内,但选手回答问题时间计算在比赛时间之内。

自由展示及答辩部分应于限定时间内完成。若时间限制已至而评审正在发言,待评审发言结束后立刻终止该程序,进入下一阶段;若系参赛队员正在发言,评审应强制其停止发言,并进入下一阶段。各部分程序的时间限制,若得评审允许,可以延长,但以一次不超过三分钟为限,同时应当注意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各阶段延时只能有一次。

决赛由评审老师依据队伍表现进行打分,现场展示和答辩所占得分比例为80%,线上投票所占得分比例为20%。若出现队伍得分相同的情况,以书状得分高者胜出,若书状得分亦相同,则由评审老师及组委会合议决定。

六、奖项设置

决赛将产生一、二、三等奖及最具社会价值奖、最佳创意奖等,所有获奖者颁发证书并赠送精美奖品。晋级复赛的每支队伍将免费获得赛事手册及精美礼品一份。

七、注意事项

1.各参赛队伍提案数量不得超过一件。

2.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3.参赛作品需意义深刻,健康向上,体现务实精神,不空谈漫谈,注重实干。且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

4.报名表及撰写须知见附件一、二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方式:

郭晓艳 15754309027 QQ:1129740979

 

共青团beat365官方网站委员会

共青团beat365官方网站法学院委员会

法律实践者协会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日


附件